现在位置: 首页 常识

黄梅天气怎么除湿(黄梅天哪哪都不舒服,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4-11-14 09:29:31 浏览: 100


夏季梅雨时节,养生保健既要保护阳气,更要顺应阴阳的变化特点,使阴阳两气相顺接。

01

食酸健脾忌寒凉

暑气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要清淡,多食蔬果杂粮,不宜肥甘厚腻,以免助湿助热。高温出汗多,人体水分丧失较多,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容易出现口渴、乏力、疲劳等症状。

多食酸味可固表敛汗,如乌梅汤等,适当加盐可以补充盐分。还可食用健脾祛湿之品,如山药、赤小豆、薏苡仁、扁豆等。

此外,西瓜、绿豆汤等虽为解暑佳品,也不能过量食用或冰镇食用。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如果吃太多冷饮或寒凉之物,体内寒湿潴留,导致“外湿”和“内湿”合邪,极易出现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病症。

02

适当休憩莫贪凉

夏至开始,人们休息应顺应日照时间,可适当地晚睡早起,保障7小时左右的睡眠。但晚睡≠熬夜,夏季阳气骤升,易引起肝阳上亢,继而容易诱发牙痛、目赤眼疾等,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上火”,熬夜会加剧“上火”的情况。

同时要合理安排午休时间,睡眠时应盖“肚子”,防止腹部寒凉,不宜过多用风扇直吹,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使用温水洗澡,清洁肌肤以消暑防病,消除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室内湿度过高,阴雨时应避免大开门窗,天晴时则及时通风,也可开启空调的除湿模式、除湿机等设备。

03

调息养心防大汗

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烦则生热,会影响人身体情绪等,从而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心静自然凉”,要善于调节心情,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讲求精神调养。

运动宜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不宜剧烈活动。若大汗淋漓,汗泄太多,既伤阴气,也损阳气。出汗过多时,可以适当补充盐水,小口慢饮,不要一下子饮用大量冰水等。

04

穴位养生有推荐

解暑除湿,使用中医穴位按摩也有一定功效,今天给大家推荐三处穴位:

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此穴。它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祛湿要穴之一,能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阴陵泉穴

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有健脾益气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的功效。

内关穴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它是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此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清心泻火、宽中理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