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常识

安徽界首市在什么位置(安徽界首市的由来)

时间:2024-10-02 08:16:34 浏览: 100

界首市的基本概况。界首是安徽省阜阳市下辖县级市,位于安徽省的最西北边陲,与河南省交界,是安徽省9个县级市之一,面积是667.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5个乡镇。是全国知名的彩陶艺术故里、剪纸技艺之乡、绿色能源基地,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市、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安徽省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县(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国家创新型县(市),更是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

界首市的名字由来。地处安徽省西北边缘,与河南省交界处。东与太和、阜阳县为邻,西与河南省沈丘、郸城县接壤,南与临泉县隔泉河相望,北与河南省沈丘且为界。距省会合肥市740公里。全市面积660平方公里。民族有汉、回。辖光武镇及30乡。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刘锜大破金兀术,在此划沟为界,命名界沟。元忽必烈十二年(1276年)改为界沟店。明朝时在颖河北岸设界沟关,明清,界沟为安徽省边沿首集,遂易名为界首集,属太和县管辖。1939年由皂庙镇、界首镇、刘兴镇组成“界首三镇”。1946年置界首县。1947年改界首市,1953年复置界首县,1958年与太合县并为首太县,1959年分治恢复界首县。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设市,设界首市。

界首市的区域位置。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市政府驻东城街道。地处淮北平原西北部。颍河横贯中部,泉河流经界首市与临泉之县间。年降水量817毫米,年均气温14.7℃。地下蕴藏有含碘矿泉水。漯阜铁路、宁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中部,204、308、102省道穿境而过,颍河可常年通航。境内主要有颍河,泉河两大水系。颍河水系控制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7%;泉河水系面积控制约占全市面积的52%。

界首是的气候地理。地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7℃。界首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南阳牛交易集散地。界首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泉水等地下矿产资源。界首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小麦、优质棉花、优质山羊、优质黄牛生产基地,是安徽省粮、棉、油、肉主产区。小麦平均单产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颍南马铃薯基地种植面积10万亩,城郊双孢菇种植面积5000亩。农副产品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界首市的历史文化。界首古称“养城”,拥有全国唯一以皇帝谥号命名的城镇—光武镇;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界首划界,始称“界沟驿”;抗战期间,界首因为没有燃起战火,一时商贾云集,十分繁荣,1947年解放的时候号称“小上海”,建立界首市。界首交通便捷,漯阜铁路、宁洛高速穿境而过,拥有沙颍河、泉河两条黄金水道,通用机场将于今年6月建成,也是阜阳市唯一,郑合高铁在界首设站,拥有始发上海、合肥等地的班次,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也是阜阳市唯一的,开通高铁始发站的县级城市。


界首市的发展强劲。2022年,界首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1.5亿元,增速5.6%,增速居阜阳首位、全省县域第13位。县域经济总量进入全省20强、居第19位。2023年一季度,界首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等7项主要指标居阜阳市第1位,季度考评居阜阳市首位。连续4年进入安徽省制造业综合十强县(市)、发展增速十快县(市)行列。连续5年位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前十。界首高新区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第12位,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考核评价中居首位,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基地) 建设成效评估全省首位,连续5年获省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先进表彰。

界首市的产业鲜明。已形成“159”园区建设发展格局(“1”是指高新区。“5”是指5个科技园,分别是田营科技园、光武科技园、北城科技园、西城科技园、东城科技园。“9”是指分布在9个乡镇的创新创业园。)。2022年界首工业产值达882亿元,其中高新区达到841亿元,同比增长15.17%,占总产值的95.4%。界首高新区在安徽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中先后6次受到省政府表彰奖励;2022年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第5名;2021年度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考核第一档第1名;2021年度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安徽省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居全省首位。

界首市的历史悠久。从夏商开始,就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东汉时期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了全国唯一以皇帝帝号命名的城镇—光武镇。宋始置界沟镇于现城区东北部,属万寿县。熙宁年间界沟镇商税收入达836贯。南宋名将刘琦与金兀术决战顺昌府,大胜,于此地与金兀术划沟为界。元代设界沟站,元末界首人刘福通率“红巾军”在当地举行起义。明洪武年间于此设界沟关。明末因界沟为颍州府边缘首集,始名为界首集。明崇祯八年正月初十,张献忠陷颍州,与明军争战于田中仓(今市南田营)。清咸丰六年,当地绅商因惧捻军袭击,督民扩建城堡,一度更名界首堡。咸丰七年(1857年)王廷祯于芦村发动农民起义,翌年又有捻军千余人在芦村起义。咸丰十二年,朱在东于境南大朱寨起事,响应淮北捻军。光绪十六年(1890年),城北大郭寨武举郭其昌被推举为哥老会首领。

界首小上海名字的由来。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段黄河大堤,黄水蔓延豫皖苏3省44个县,受灾近29000平方公里,390万人背井离乡。黄泛区中,界首因地处豫皖交界,成为沟通国统区与沦陷区的唯一通道,穿境而过的颍河水运发达。国民党骑兵二军受命驻守界首,界首“遂从战火弥漫中,畸形发展,日趋繁荣”,“变成物资集散的枢纽”,豫皖边区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商贸人士的发财场所,贫苦难民的谋生地方,人口最多时达20多万。1939年国民党骑二军军长何柱国在《颍川日报》撰文称:“界首经过两年来的苦心经营,一切都逐渐走上规道,一般人都把它比作江苏的上海,湖北的武昌,是豫皖的中心,在陇海路不能通车,津浦、平汉两路交通没有恢复以前,不特是豫皖商业的中心,而且是军事的要地。”从此,人们把界首称作“小上海”。

界首市的彩陶艺术。秉承唐三彩遗风,吸收了民间剪纸、木板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刻画注重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刻画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其中卢山义的“刀马人”系列是其代表。界首彩陶制作先除潮,然后素烧,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成品为砖红色的刻画陶,素烧后可以釉烧,即涂以含铅、二氧化硅、粉土的釉料后放入陶制的匣钵内,逐渐加大温度,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烧两天两夜,成品为红底白花的界首彩陶。纯手工刻画技艺谓独一无二,举世无双。新中国成立以来,界首彩陶被誉为“有形不至而意至之妙趣”,称为“东方之秀”。

界首市的竹编工艺。早在明末清初,界首大黄镇筛子李村就出现了竹编手工艺,以编制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居多。到了近代,吸取了其他民间工艺的长处,从而丰富了竹编工艺的表现手法,扩大了创作范围。除了生产传统的日用品外,还先后试制出花篮、花瓶等工艺品。界首竹编是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主要分日用工艺品和陈设工艺品两大类。日用工艺品注重实用,利用篾青和篾黄本身的色差,编织成各种图案,常见的有福字、喜字、春字、鱼纹等,主要品种有簸箩、竹席、竹篮、帽子等。

界首市的戏曲艺术。界首渔鼓又称道筒子或坠子嗡,行话为溜兰条儿,是一种安徽省的传统说唱艺术。源于明代叙事性道情,后由道士以道教为演说题材,到民间传道时流传至界首,约有四百多年历史。界首渔鼓源于明代,兴盛于清朝道光年间,1920年左右是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区域东至安徽省太和县、阜阳市、蒙城县,西至河南省沈丘县、新蔡县、郸城县、太康县等。界首渔鼓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南称“高音渔鼓”,北称“低音渔鼓”,所持乐器为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其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

界首市的名人辈出。刘福通,元末红巾军首领。张士诚军围攻安丰,他与韩林儿往滁州依朱元璋。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臧致平,因生活所迫投身清军,先在第一协统张怀芝部任标统,后为冯国璋辖部。卢山义,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安徽省省最年长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郭汝霖,安徽省界首人。薄战士,民间小调艺术家,安徽阜阳界首市泉阳镇集东行政村人,原名薄文良,早年以演出粗俗民间小调出道,擅男扮女装,在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农村影响很大。

界首市的交通发达。境内有颍河、泉河两大水系,其中颍河横贯城市东西,可常年通航1500吨级拖船。南洛高速公路、临界郸一级公路、省道204线和308线经过界首。市区距阜阳西关机场60公里。2019年12月高铁站界首,可以到达上海、合肥、杭州、福州、太原、北京、深圳等地,极大地方便了界首市民的出行。界首市通用机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项目满足飞行培训、旅游观光、消防救援和城市公共管理等功能,完善了立体综合交通体系。2021年,界首市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界首市的沙河特曲。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特产,沙河特曲凝聚了沙河酒业50多年的酿酒工艺,是上乘的酒中佳品,酒质色香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口,回味悠长,属于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安徽沙河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49年,拥有占地1000余亩的大型酿酒生态园,13000多条老窖池,50多个大型储酒罐,储备有4000多千升10年以上优质原酒。1949年界首解放,政府没收私立糟坊实行白酒国营;1950年底,合并分散的糟坊筹建酒厂,沙河名声初步崛起。1951年底,沙河酒厂收归省工业厅管辖,成为直辖于省属重点企业。 中国酒界泰斗、著名白酒专家、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首任所长秦含章教授考察沙河酒业时曾写下“安徽多名酒,沙河独成王”的赞叹之句。2008年,沙河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界首的吕长明牛肉。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特产,吕长明清真食品特别是清真五香牛肉系吕家祖传,已有百年历史。界首市吕长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97年曾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参展,98年5月注册为“吕长明”商标。2001年正式注册为界首市吕长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本市东城经济开发区兴建厂房,占地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同年拥有员工达80多人,年利税总额为350多万元,04年被中国工商总局评为“质量信誉跟踪产品”,至2005年员工已达120多人,年创利税700多万元,并在同期被评为“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阜阳市著名商标”。

界首的颍南马铃薯。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颍南街道的特产。罗庄的马铃署市场,誉满神州,是安徽省唯一的马铃薯专业市场,日交易量100多吨。发挥本地马铃薯种植基础雄厚、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销售模式,走“基地+公司+协会+农户”的马铃薯种植发展之路,在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推行双膜覆盖技术。另外,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早大白马铃薯等优质品种。目前,马铃薯种植协会已吸收会员8687人,马铃薯连片种植涉及到罗庄、碾石、刘庄、花园等七个村,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

界首的陶庙山羊。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陶庙镇的特产。陶庙镇农民素有饲养和屠宰山羊的传统,山羊交易市场和屠宰市场经过两次扩建已成为鲁豫皖三省交界最大的山羊交易、屠宰集散地。目前,山羊交易市场占地45亩最大年交易量1.5万只,平均日交易量达1100只,年交易额达8000万元;山羊屠宰市场拥有屠宰车间160个,日屠宰山羊1600只,日销售额为64万元,产品销往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同时,引进资金1000万元,兴办屠宰加工厂,形成“养、加、销”一条龙链条式发展体系,加速了山羊产业化进程。

界首的书会艺术。清嘉庆年间,界首市任寨乡的苗湖村唱坠子翁的艺人苗本林,发起了苗湖说唱会,当时参加演唱艺人有苗湖村三人,邻村五人。1939年,第六代传人苗元普为纪念第一代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六定作苗湖书会。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85年,著名艺人苗清臣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多人,重新举办苗湖书会。苗湖书会每届五天,山东曹县、江苏坯县、湖北大悟县、河南周口地区、阜阳地区各县市、宿州地区的曲艺人均有赴会演出。目前,书会已创作演出曲目150多个。“苗湖书会”曲目道具简单、演唱方便,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曾有取瓢、盆当鼓之娱。

界首的翰墨文化园位。文化园处皖、豫边界,占地7.85公顷,总投资1.6亿元,为界首市的重点旅游项目。该园区是一个集文化、旅游、高科技农业、商贸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文化产业园,共建设1.6万平米的文化坛(万佛坛)、2000平米的农村传统文化展馆、翰墨文化展厅等项目。文化园已集聚农民书画家71人,作品以画佛为主,兼具山水花鸟、白描、油画等,并行成了各自的风格特点,所绘佛像和其他书画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可年创书画作品3万余件,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司营村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华夏画佛第一村。

界首的两湾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界首市境内,主要由淮河二级支流的泉河部分河段和马湾、南季湾、蒋杨沟、九龙口五部分组成,面积504.34公顷,湿地面积319.76公顷,湿地率63.4%。两湾湿地公园的主河道泉河河面宽达100至150米,水深达8-12米,水资源充沛,III类水质。泉河及两侧的沟汊河湾婉转迂回,发育有多样的湿地植物群落。据调查有浮游动物33种;浮游植物97种;野生动物109种,高等植物112种。这里曾是南宋名将刘琦抗击金兀术的主战场,明朝田御史故居地,刘邓大军挥军南下、纵横中原的安营地,众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

界首的臧家公馆。位于界首市城区新华街中段路北,南距沙河100米,东距教门街20米,西距健康路口20米,北距至公街40米。臧家公馆为清末民初爱国将领臧致平故居。臧致平,1869年生于界首,幼年家贫,成年后因-所迫,投身清军,后在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中,凭借其过人的胆识,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被选送到吉林讲武堂学习,肄业返部后,从一名普通军官先后晋升为北洋政府十四旅旅长、漳汀镇守使、福建建-第三军军长等职,最终成为左右闽局的重要人物。公馆建筑现保存比较完整,包括大门楼、二门楼及西院墙外的房屋,共计30多间,均高大宽敞、庄重质朴、简洁浑厚,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

界首市的于古堆村。界首的光武镇是全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古镇。镇西北1至4公里处,有于、刘、黄三处古堆,每处呈双并立,东西相对。于古堆位于于古堆村东首,西座原高7米,面积2400平方米,今已夷成平地,该处曾出土跪式泥俑一个,高0.7米,造型别致。刘古堆,在于古堆北1公里,刘寨村后100米处,分东西2座,东座原高7米,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已成池。黄古堆,位于刘古堆北1公里,邴集乡黄古堆村后200米处,分东西2座,西座高7.5米,面积990平方米,东座高7.5米,面积1170米,两座均保存完好。现在全部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界首的新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城区西北17公里处,俗名尹城子,占地136亩,遗址略高于周围平地1.5米。其城存在于春秋至三国时期,为蔡国属地,时称莘邑,《左转·庄公十年》:“荆败蔡师于莘”,即此。秦置为新阳县,隶陈郡。新阳得名于新水《水经·颍水注》:“新沟自颍北东出,县在水北,故应劭曰县在新水之阳。”“新”、“莘”音同,新水原名当作莘水,秦既以莘改置新阳县,莘水遂改作新水。今新阳城遗址东、南两面各临一小水,相会于其城西南,古今形势相符。秦末陈胜领导农民起义,被叛徒贾庄杀害。陈胜起兵新阳,先后二次复都城,稳固了义军阵地。

界首的清真寺。位于界首市向阳居委会教门街东首,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创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由富商李和斋重建。全寺占地面积近7亩,砖瓦结构,5层院落,宏伟壮观。大门上方悬黑底金字大匾,“清真古寺”4字。二门内有“迎客松”巨大画面屏幅。过二门即进入天井院,为全寺主体建筑部分。迎面北屋5间,西面大殿10间,对殿5间,配称适当;大殿为一座宏伟古典式建筑,上方悬有“无像宝殿”、“浩荡难铭”、“道源无极”3块金字大匾。有五脊六兽,殿内抱厦明柱,油漆彩画绚丽夺目,宽敞明亮,可容200人礼拜。

界首市琉璃寺位于田营镇李能村,始建于隋,兴于唐朝,现存为在原址重新修建。琉璃寺前身叫留龙寺,留龙寺前身叫五福寺,据传说,李世民就生在五福寺。隋唐时期,琉璃寺占地面积3000亩,大小寺庙30多座,僧人千人之多。琉璃寺主敬药师如来佛,当时庙寺香火袅袅,烟云映日,灵气十足,是隋唐时期中国的大型寺庙之一。药师如来佛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发紫色琉璃光,故称东方琉璃世界。他与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共为佛教三世佛,又称佛教三尊。